昆明信息港·都市时报 记者辛亚洁 这是汤如音第一次来昆明,这个季节的郑州,正是雾霾多发季,乍看到昆明的蓝天白云和翱翔在河道上空的红嘴鸥,她就喜欢上了昆明。她说:“感觉有点想在这边定居了。”初来昆明,没见到想象中的少数民族异域风情,令她稍有遗憾,不过她对昆明的生态环境感触颇多。“气温与郑州差不多,但感觉没有郑州冷,很适宜居祝那么多红嘴鸥,如果生态不好肯定是不会来的,能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。” 看到昆明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汤如音感慨,昆明一定要好好推广自己的品牌,要推到位,如果能将“世界春城花都、历史文化名城、西南开放门户、国际旅游城市、中国健康之城”的城市品牌打造到位,昆明的旅游城市地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“因为你们确实是有资源嘛1汤如音说,云南旅游经常身陷“低价,强制消费”的泥潭,应该到了要重新思考推介方式方法的时候了,“原来那种以低价吸引客源的手段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了,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手段和平台来进行推介。” 汤如音非常希望云南和河南利用双方各自的资源互通有无,互惠互利,“我们的优势就是人多,郑州就有900多万人口,但是旅游资源是我们匮乏的,而云南除了旅游,还有休闲度假地产和特色产品,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源拿出去做推介,云南旅游有了客源,我们的人也享受到了好的旅游服务。”她觉得,如果单独看郑州和昆明两地的市场并不十分吸引人,但若是将西南沿线的贵州、云南、广西串联在一起,这个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。 |